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Love, Money, and Parenting

推荐度: 2.5

当时在推上看到的这本书, 从标题上看很有吸引力, 一直想要读, 后来亚马逊打折, 只要RMB14.99, 现在长期是13.99.

或许期望太高, 也或许价格反应出了价值… 其实应该把副标题翻译出来: 如何用经济学来解释我们的育儿方式. 这个角度非常有意思, 怕读者以为是育儿书, 作者上来就说: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育儿的书. 的确, 作者例举了很多实验数据来验证不同教养方式背后的动机, 所以, 一页就能讲明白的道理, 愣是摆事实讲道理说了好几页.

回到书的内容上, 首先根据对孩子的干预程度不同, 作者一上来先和读者拉通四个教养方式的共识.

image-20200121000515770

这四种教养方式大致是下面这几个意思:

  • 忽视型: 娃, 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 放任型: 娃, 你爱咋滴咋滴.
  • 专断型: 娃, 打你是为你好.
  • 权威型: 娃, 咱们讲道理!

当然, 从上到下, 孩子的平均成绩表现(注意, 是成绩)是逐层递增. 在某些发达国家忽视型的父母可能已经触犯法律; 而大多北欧国家采取放任型; 意大利和某些宗教国偏向专断型; 中国、美国父母大多归为权威型.

作者从经济学角度的动机来说明父母采取这些不同教养方式背后的动机. 结合了不同时代、社会环境、教育政策、性别、生育政策、宗教等等各方面因素反复论证. 国外的作者大都比较严谨, 这本书和《贫穷的本质》很像, 都是用了许多不同角度的随机对照数据来说明问题.

不过这本书背后的道理比《贫穷的本质》更简单一些, 简单地说: 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差异的背后动机是出于对孩子将来的顾虑. 听上去像是废话, 那换个方式说就是教育的投资回报率.

在社会不平等程度较低的北欧发达国家, 大部分人将来的就业都比较稳定, 学校也基本不考核, 老师的地位很高(优秀的人才更愿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因此父母都更加重视孩子的创造力、独立性而非成绩.

而在工业时代, 发达国家也曾经经历过专断型, 那时候社会阶层分明, 不努力就没有出路, 因此父母对孩子体罚, 甚至让孩子参加工作. 相比教育的投资回报率, 直接当童工对家庭更有利.

而现在的中国和美国, 通过教育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因此兴起了“直升机”父母. 盘旋在孩子上头, 各种早教、补习班都是为了将来的某个考试. 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性被大大降低.

国外是否像书里说的那样我也不知道, 但是国内的确如此.

我的感觉是未来孩子的教育方式仍然会发生变化, 权威型教养也不再适用. 因为很多职业将被机器取代, 剩下的职业则是更具有创造性或者对教育要求门槛越高的职业. 人从生来就要不停地学习, 但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 而是要尽快学习怎么做自己, 怎么在社会做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